剑鱼标讯 > 需求公示项目 >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红色基因库建设项目采购需求公开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红色基因库建设项目采购需求公开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省份
业主单位 业主类型
总投资 建设年限
建设地点
审批机关 审批事项
审批代码 批准文号
审批时间 审批结果
建设内容
一、功能及要求:
一、项目概况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是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转兵的重要历史见证,是湖南唯一陈列秋收起义历史的专题馆。为丰富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的展示手段,切实做好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贯彻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本项目拟利用当前高新技术,以实现本馆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总体目标,基于“数据共享、云端服务、全国应用”的思路,让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的文物以及文化实现与终端用户之间的便利沟通与互动。
二、采购需求
1. 珍贵可移动文物三维数字化采集及展示
按照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数据采集标准,在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中挑选50件珍贵可移动文物进行三维数据采集,通过超高精度的三维数字化技术,可以全自动精确的三维构建小物体的三维结构属性、材质属性、颜色属性,以建立实物三维模型数据库,并进行专业化标注、关联,同时关联相关的历史、年代、故事等多媒体信息,打通陈列品有关历史、文创产品等信息链接,打造以文物为中心的红色基因库,让红色资源得到永久保存。
2. 平面类文物高清摄影数字化采集及展示
按照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数据采集标准,在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中挑选48件平面类文物进行高清图片数据化采集,利用高清图像信息采集技术完成可体现完整展陈内容的公开出版的书刊、相关文件等文物资源的数据采集工作,并进行专业化标注、关联,将红色文化资源永远的保存在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红色基因库中。
3. 油画、国画高精度扫描及展示
按照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数据采集标准,在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中挑选32幅油画、国画类文物进行高精度扫描,通过后期数据处理,生成正射影像,可用于文物保护、研究、展示等,让红色资源得到永久保存。
4. 档案文献扫描及展示
按照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数据采集标准,运用扫描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对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内1200页档案文献进行扫描和图像处理,获取档案文献影像,可用于保护、研究和展示等。
5.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三维建模
按照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数据采集标准,利用三维空间场景数字化技术进行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场景重建。基于三维实景数字化技术,进行旧址建筑精细化三维空间数据采集与建模,利用3D空间相机对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1300㎡空间进行数据采集、建模,同时数字资源整合、录入、存储和开发,为红色基因库、VR实景漫游数字展示系统提供数据服务。实现突破地域、文化限制、多地存储、异地共享。
6.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全景导览
搭建红色基因库纪念馆实景漫游及数字化信息展示系统。该套系统是借助高清数码相机和全景云台,利用全景采集技术,对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100站)进行全景数据采集,并制作高清全景数字成果。让红色文化之旅更立体完整、红色文化故事更饱满动听。
7. 秋收起义革命文物展示动画制作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珍贵见证,承载着红色革命的光辉历程。按照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数据采集标准,充分挖掘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可移动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创意制作红色革命文物展示小动画,每部动画时长不低于180秒,用于大屏展示互动,支持活态展示和传播,深刻挖掘文化内涵,以创意和互动方式向观众展示红色革命历史。
8. 红色微党课视频数字化
按照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数据采集标准,制作关于秋收起义红色历史的5个红色微党课视频。利用红色微党课形式讲述红色故事,可以有效打破传统媒体传播形式单一、内容陈旧、刻板等问题,通过党课传播的方式与观众进行交流互动,极大增加红色文化生动性和感染性,有助于提升观众对于红色故事的学习热情,增强红色文化传播影响力。
9. 数字资源管理系统
按照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数据采集标准,制作一套数字资源管理系统。以上传、登记、入库、共享、授权、注销等业务流程为主线,对图片、文档、三维模型等数字资源进行存储和管理,作为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的统一数据平台,全面服务于馆内可移动文物研究保护、展示传播、文创开发等。
10. 数字化互动展示平台硬件设备
新增3台立式55寸一体机硬件设备,并开发一套互动展示系统,用于馆内相关数字文物衍生成果展示互动,以提升参观者观展体验。
11. 基本陈列数据采集和沉浸式数字展厅制作
按照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数据采集标准,利用三维激光扫描、3D数字建模、虚拟仿真交互等先进的数字化采集制作技术,对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内3000㎡陈列展厅进行精细化数据采集实现高精度三维建模和可视化展示及制作。该套系统是整合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内3000㎡陈列展厅三维建模数据成果,包括环境空间、室内空间、精品陈列品(可移动文物)三种采集数据应用,相辅相成,基于虚拟现实技术、3D漫游技术实现网络展示搭建,全方位、多元化、多功能展示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实景,支持720°实景漫游,以三维模型、声画介绍、动画等细节,最大程度集合展览素材与传播内容,并通过触摸、鼠标、键盘控制等方式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让红色文化之旅更立体完整、红色文化故事更饱满动听。
二、相关标准:
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三、技术规格:
三、采购清单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红色基因库建设项目内容包括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红色基因库建设项目通过系统的数字信息采集、加工和制作,完成文物三维建模50件,平面类文物高清摄影数字化采集48件,油画、国画高精度扫描32幅。档案文献扫描1200页面,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高精度三维建模1300㎡,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全景导览100站,秋收起义革命文物展示小动画5部,红色微党课视频数字化5堂课,数字资源管理系统1套,数字化互动展示平台硬件设备3台,3000㎡陈列展厅数据采集和沉浸式数字展厅制作等项目建设。详细内容如下表所示:
 
序号
建设内容
详细内容
数量
单位
1
珍贵可移动文物三维数字化采集及展示
利用360度环绕拍摄、光栅三维扫描技术等先进的数字化采集制作技术,完成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内50件珍贵可移动文物数字化采集、数据预处理计算、数据审核、建模、加工处理
50

2
平面类文物高清摄影数字化采集
完成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内48件文物平面高清摄影数字化采集及加工
48

3
油画、国画高精度扫描
完成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内32幅油画、国画类文物进行高精度扫描,通过后期数据处理,生成正射影像,可用于文物保护、研究、展示等
32

4
档案文献扫描
运用扫描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对馆内1200页档案文献进行扫描和图像处理,获取档案文献影像,可用于保护、研究和展示等
1200
页面
5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高精度三维建模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3D数字建模、虚拟仿真交互等先进的数字化采集制作技术,对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1300㎡)进行精细化数据采集实现高精度三维建模和可视化展示,支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及展示利用
1300

6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全景导览
利用全景采集技术,对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进行全景数据采集,并制作高清全景数字成果
100

7
秋收起义革命文物展示动画
充分挖掘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可移动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创意制作红色革命文物展示小动画,每部动画时长不低于180秒,用于大屏展示互动,支持活态展示和传播
5

8
红色微党课视频数字化
充分挖掘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可移动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基于红色革命历史史实,创作5堂红色微党课视频,每堂课视频时长不低于20分钟
5
堂课
9
数字资源管理系统
开发建设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的统一数据平台,以上传、登记、入库、共享、授权、注销等业务流程为主线,对图片、文档、三维模型等数字资源进行存储和管理,全面服务于馆内可移动文物研究保护、展示传播、文创开发等
1

10
数字化互动展示平台硬件设备
新增3台立式55寸一体机硬件设备,用于馆内相关数字文物衍生成果展示互动,以提升观展体验
3

11
基本陈列数据采集和沉浸式数字展厅制作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3D数字建模、虚拟仿真交互等先进的数字化采集制作技术,对馆内3000㎡陈列展厅进行精细化数据采集实现高精度三维建模和可视化展示及制作
3000


四、交付时间和地点:
1.交货时间:合同签订后180天内;
2.交货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五、服务标准:
四、技术要求及标准
1. 50件珍贵可移动文物三维数字化采集与建模要求
1.1. 三维模型数据采集与加工
1.1.1. 采集及制作方法
应用三维扫描技术和数字高清近景摄影测量对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红色文物进行三维数字化采集,运用的设备主要有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高精度三维扫描仪等先进设备,须采用高精度非接触式方式完成模型点云数据采集,并通过精准纹理映射方式完成模型的高清贴图。结合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三维采集的相关标准,为保障三维采集数据95%以上的完整性,纹理数据及色彩的高度还原性,工作人员需具有丰富的专业经验,在采集过程中通过角度选择、结合辅助手段完成采集,在模型修补,纹理细节的处理及贴图过程中使用多种处理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后期工作。
1.1.2. 采集标准
文物三维数据采集工作需达到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要求的复制级标准,原始点云平均点间距0.01mm-0.02mm;拼接误差≤0.05mm;纹理贴图误差≤0.05mm。具体详细见相关技术标准。
1.1.3. 实施要求
1.1.3.1. 工作部署
文物的数字化工作分为前期的三维数据及二维影像数据采集,后期为模型制作和纹理高清贴图等工作。实施过程中技术人员采用严格的审查把控,并由专人进行确认验收,并记录工作,形成工作文档。采购人由专人负责确认验收,并记录工作日志。
1.1.3.2. 技术路线
文物三维数据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原始级、复制级、研究级、传播级。
原始级数据包括扫描仪自带软件生成的工程文件、扫描仪生成的未经处理的点云原始数据、近景摄影测量拍摄的所有照片及摄影测量软件生成的最终工程文件。
复制级数据需采用高精度扫描仪扫描方式进行三维数据采集,此种方式采集的数据精度高,能够最大程度记录三维模型的表面纹理细节。
研究级数据须以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获取文物表面贴图为基本手段,以自动配准方式将贴图与扫描仪高模进行匹配,以达到高精度对位,且过程中须使用多象限+PBR工作流来保证纹理清晰度与材质表现真实度。
传播级数据在数据量大小上需在 10M 以下,保证移动端顺畅展示。
对特殊材质文物(如反射强烈、存在次表面反射、重叠遮挡过多等),可采取其它辅助技术手段进行处理。
1.1.3.3. 技术指标
1.1.3.3.1. 原始级数据
采集的未经任何处理的点云原始数据。
1.1.3.3.2. 复制级数据
由三维采集原始点云数据优化而来,经过简单点云优化修复处理,且不简化模型细节特征的完整模型的点云数据,格式stl、obj等。三维数据三角面数原则上不低于原始三维数据的面数,数量由文物大小而定,且无最高限制;
1.1.3.3.3. 研究级数据
在保证模型细节的前提下,进行点云简化并贴图的完整模型数据,格式obj。需保证文物所有细节清晰,100万面≤文物点云数据三角面数≤600万面,具体三角面数量根据文物尺寸不同可有所调整;离线端的可执行程序不依赖于第三方软件、无需插件即可实现三维高清模型的浏览。
1.1.3.3.4. 传播级数据
以数字化展示为目的的数据,支持多终端浏览的完整数据模型,格式为obj或gltf。一般情况下文物点云数据三角面面数≤10万面,数据量大小10M以内,具体数据量可根据文物尺寸不同有所调整,并参考最终所用展示系统的具体要求进行针对性调整。
1.1.3.3.5. 材质贴图管理
最终模型呈现材质纹理细节、清晰度,与原始器物呈现材质纹理细节、清晰度完全一致。最终模型与原器物的纹理贴图与模型映射误差应≤0.05mm,模型表面纹理细节、清晰度需与文物原物吻合,色彩真实还原。
1.1.3.3.6. 多象限工作
每个模型材质纹理贴图须遵循PBR工作流,同时按照UDIM多象限贴图(10cm?分辨率8192x8192)生成贴图数据包。
1.1.3.4. 项目实施要求
供应商需提供满足招标要求的三维采集设备、纹理拍摄设备、处理工作站、相机储存卡等设备。
所有采集及模型制作工作在采购人指定的场地内完成。
项目实施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守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相关规定中的工作规范条款。
1.2. 人员配置
1.2.1. 作业内容
项目管理
项目监督、质量把控、人员管理、流程记录、流程协调
数据采集
高精度三维数据采集、高清二维影像采集
数据成果制作
近景摄影测量数据合成、研究级数据制作、传播级数据制作、材质管理、成果报告

1.2.2.  人员能力
项目管理人员
质量管理、风险管理、人力管理、时间管理、组织管理、培训管理
技术人员
熟练使用多种类型三维扫描设备、有文物拍摄经验、熟练使用多种建模软件、熟练掌握多种贴图流程、具有材质管理经验

1.3. 采集制作具体技术标准
1.3.1. 采集制作要求
项目实施过程严格遵守以“保护文物安全为第一”的原则,严格遵循国家制定的相关业务工作标准规范对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珍贵可移动文物进行三维数字化采集。
1.3.1.1. 三维扫描数据基本要求
1.3.1.1.1. 采集过程中文物表面不可粘贴标志点,采用非接触式方式采集。
三维采集设备的单帧扫描精度≤0.01mm(拟投入的三维扫描仪提供有资质的计量检定机构出具的精度检测报告复印件加盖公章,且报告中精度误差范围≤0.01mm)。
1.3.1.1.2. 三维数据带实际尺寸数据。
1.3.1.1.3. 原始点云数据拼接精度:
    A.文物特征表面单边尺寸≤300mm,点云数据拼接精度≤0.02mm;
    B.300mm≤文物特征表面单边尺寸≤1000mm,点云数据拼接精度≤0.02mm;
    C.1000mm≤文物特征表面单边尺寸≤2000mm,点云数据拼接精度≤0.1mm;
1.3.2. 三维采集数据要求
1.3.2.1. 三维原始数据格式包括但不限于:STL、ASC、AC、TXT、PLY等格式。
1.3.2.2. 原始点云体外无噪点、无悬浮杂点、无分层、无错位。
1.3.2.3. 采集点云数据完整率≥98%,复杂装配体、有遮挡、高透光除外。
1.3.2.4. 原始点云平均点间距:以单幅数据的点间距计量为准,且点云分布均匀:
    A.文物特征表面单边尺寸≤50mm,点云平均点间距需≤0.02mm;
    B.50mm≤文物特征表面单边尺寸≤100mm,点云平均点间距需≤0.02mm;
    C.100mm≤文物特征表面单边尺寸≤150mm,点云平均点间距需≤0.02mm;
    D.150mm≤文物特征表面单边尺寸≤300mm,点云平均点间距需≤0.1mm;
    E.300mm≤文物特征表面单边尺寸≤600mm,点云平均点间距需≤0.2mm;
    F.600mm≤文物特征表面单边尺寸≤2000mm,点云平均点间距需≤0.4mm;
1.3.3. 文物三维模型数据要求
1.3.3.1. 模型数据处理要求
    A.三维模型格式应为通用格式OBJ、FBX、PLY、STL等;
    B.三维模型按文物拆分构造单独建模;
    C.三维模型参数要求:反向三角面、坏边、错误轮廓、错误缝隙、错误孔洞、重叠及交叉三角面数量皆为零。
    D.原始级数据模型:三维扫描仪采集的未经任何处理的点云原始数据,格式如下表:
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
数据格式
用途
三维模型数据
三维原始数据(工程文件)
根据具体采集软件定义
采集最原始文件,用于原始点云的修改与导出
原始点云数据
.stl或.obj或.asc
最基础的点云数据,用于生成各种类型的模型数据
原始网格数据
.obj
修复后用于复仿制和贴图等
点云数量截图
.jpg
记录原始点云数据量大小
拼接误差截图
.jpg
采集精度记录,判断精度是否合格
三角面数量截图
.jpg
记录修复完成的复制级模型的数据量
尺寸截图
.jpg
记录文物准确尺寸
二维影像数据
原始照片数据
RAW或JPG
保留最原始拍摄数据方便后期查看与修改

1.3.3.2. 复制级数据模型:
    A.复制级数据由三维采集原始点云数据优化而来,不简化模型细节特征;
    B.几何模型数据存储格式: STL、OBJ 、FBX等格式
    C.根据文物常规摆放方式建立模型坐标系;
    D.几何模型数据无孔洞;
    E.几何模型体外无噪点、悬浮杂点;
    F.几何模型无重叠面、交叉面、网格锐角;
    G.几何模型无高度折射边、钉状物。
1.3.3.3. 研究级数据(高模)模型:
    A.格式要求:
    a) 模型格式:OBJ、FBX、Blender等;
    b) 纹理贴图格式:jpg;
    c) 材质信息格式:mtl、其它。
    B.模型要求:曲率采样简化采集原数据(三角面)满足:100 万面≤文物模型三角面片数据量≤ 600 万面;
    C.为保持原真数据,不应进行二次数据转换;
    D.数据无重叠面、无交叉面、无网格锐角;
    E.照片基于色卡进行批量校色;
    F.采用近景摄影测量方式进行纹理贴图;
    G.可见区域表面覆盖率 95%;
    H.输出单张纹理分辨率≥ 8192×8192;
I.纹理贴图精度误差≤0.05 mm(提供有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相关文物三维数字化成果检测报告证明复印件加盖供应商公章);
J.研究级贴图纹理不可通过低级别成品纹理传递烘焙获得。
1.3.3.4. 传播级数据(低模)模型:
    A.格式要求:
    a) 模型格式:obj、glb等;
    b) 纹理贴图格式: jpg;
    c) 材质信息格式: mtl或其它。
    B.将研究级数据简化为文物三角面数据量≤10 万面(根据文物具体情况有所调整);
    C.细节不得缺失,保证模型表面光滑,无错误网格;
    D.UV拆分完整,无重叠、交叉、拉伸等错误;
    E.输出漫反射颜色贴图,分辨率 ≥8192×8192;
    F.输出凹凸法线贴图,法线不得有接缝、重叠;
    G.输出法线渲染图,还原文物纹理细节特征;
    H.输出正射影像图,角度为正视图方向。
1.3.3.5. 材质纹理贴图技术要求
    A.采用UDIM统一管理各通道材质纹理,保证调用准确无误。各通道材质纹理过渡自然,无接缝,无拉伸。
    B.PBR材质格式:jpg格式;
    C.多种器物纹理通道标准:
    a) 金属文物器物PBR材质工作流需包含:
颜色通道(BaseColor);
法线通道(Normal);
金属度通道(Metallic);
粗糙度通道(Roughness);
环境闭塞通道(OCC);
    b) 非金属文物器物PBR材质工作流需包含:
颜色通道(BaseColor);
法线通道(Normal);
高光强度通道(Specular);
粗糙度通道(Roughness);
环境闭塞通道(OCC);
    D.贴图指标:纹理模型表面无拉伸;无变形;无接缝
1.3.3.6. 多象限工作流作业标准:
    A.多象限对应方式:UV对应象限;
    B.多种尺寸纹理多象限标准:
    a) 器物表变面积≥10c㎡UV象限满足10c㎡/象限,贴图纹理为8192*8192(8K)
    b) 器物表变面积≤10c㎡UV象限满足单件文物4象限,贴图纹理为8192*8192(8K)
    C.单象限内标准:UV分块的边界在隐蔽、平滑处,UV分块的分布均匀、充满画幅、无拉伸。在符合成果技术指标的情况下优化贴图,使纹理贴图数据量最小化,消除碎片化UV,象限内UV块应与模型纹理命名保持一致。
    D.为保证研究级别的后期可视化的拓展应用(包括但不限于UE5引擎,unity引擎,webGL引擎),准确还原文物的材质肌理,对文物数字化成果采用标准的PBR工作流。
1.3.4. 文物三维模型数据成果要求
1.3.4.1. 第一套规格:最原始的三维及二维采集数据;
1.3.4.2. 第二套规格:高精度三维模型数据,保存文物真实、详实的三维模型数据;     
1.3.4.3. 第三套规格:高精度三维展示数据,可保存到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可展示文物的全方位高清细节,纹理清晰,交互自然、浏览流畅。
1.3.4.4. 第四套规格:低精度三维展示数据,单个文物的数据大小在10MB以下,并保存文物的重要细节,保证文物的清晰度。数据用于在互联网上的展示,交互自然、浏览流畅。
1.3.4.5. 数据提交归档,按成果类型分类清晰,文件命名规范。
1.3.4.6. 数据保密:文物的三维模型展示数据的结果需要加密,用于保护三维数据,普通用户只能浏览,不能解析或者反编译数据。
1.3.4.7. 展示信息要求:除模型数据展示外,其他须包括但不局限于模型名称、编号、文物说明等。
1.3.4.8. 三维交互成果要求:
可通过鼠标操作文物进行任意角度的移动、旋转、浏览,同时支持文物的放大、缩小、自动旋转、复位等操作,功能包括:
A.浏览视角:通过鼠标操作文物进行任意角度的移动浏览;
B.文物放大:放大文物,查看文物的局部细节;
C.文物缩小:缩小文物,可对文物有一个整体认知;
D.自动旋转:可通过自动旋转全方位欣赏文物;
E.手动旋转:通过鼠标拖动的方式,可以向上、向下、向左、向右旋转文物,做720°浏览;
F.复位:使文物展示状态恢复到初始位置。
2. 48件平面类文物高清拍照采集要求
针对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48件红色革命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将采用高清拍摄的方式,采用基于摄影技术以及矩阵式拍摄技术拍摄高清照片。高清拍摄能够充分展示文物的细节,拍摄的图片像素可达亿级,放大后能够观看文物局部或细微处。项目实施过程严格遵守以“保护文物安全为第一”的原则,严格遵循国家制定的相关业务工作标准规范对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平面类文物进行二维影像数据采集制作,具体采集标准如下:
 
序号
技术类型
技术参数
1
采集设备
(1)像素≥6100万像素,有效分辨率≥600dpi;
(2)必须进行过色彩校正,确保扫描影像的色彩忠实于原件;
(3)全程使用冷光源、柔光辅助光源设备,灯光照度:控在100lux以下,灯光均匀度:画面最低照度与最高照度之比≥0.85,显色性:Ra>95,色温:5200K-5900K,无紫外线、无红外线。
2
技术规范
(1)必须携带设备在采购人指定空间进行作业;
(2)确保画面布光均匀、无明显亮度差别、无畸变;对于无法在一张影像中记录全形的文物,则采取分段拍摄方法,然后利用数据处理软件所有拍摄的分段画面拼接在一起作为一张整图,保证画面接口重叠部分≥5mm;
(3)采集对象充满画面,视点为正视角,色调准确,层次丰富;
(4)对没有独立编号的成套文物必须采集成套影像,并采集独件文物的全形影像。如附有图纸或拓片的应采集相关资料的影像,每件平面文物必须采集全形影像一幅,尽量用一幅画面记录平面文物的影像;
(5)扫描时必须涵盖原件外围至少0.3公分之范围;
(6)数据尺寸偏小者,必须单件扫描为一幅影像,不得数件合扫于一幅影像之中;
(7)对于获取的图像数据要根据原件进行修正(对偏斜的图像进行纠偏处理,图像偏斜角度不大于1度)、去痕(去除图像中由于原件的问题所留下的污点、霉斑、刮痕等不属于文物信息的缺陷,这些缺陷基本上存在于图像背景中,对于反映文物信息部分的图像基本不做处理,以避免造成信息误差);对分段拍摄形式的图像数据进行拼接,修正、去痕等,每一部分的色调、对比度、明暗度要保持基本一致;
(8)采集质量方面,图像清晰、不失真、完整、不影响图像的利用效果;无明显的接缝和色彩偏差;图像满足各类文物拍摄要求,细节清晰,清晰记录文字、形态、破损情况、锈蚀全信息;
对图像数据进行分类,使用统一的规范来给文件命名;
(8)对有铭文、款识等附加信息的平面文物必须采集相关影像,如有特殊的装裱形式亦应对其做影像记录(如宋画以明代封套盛放,除对画心采集外,对装裱部分亦应予以记录);
(9)做好质量控制,有完整的质量控制记录和成果质量评价,信息录入完整。
3
技术要求
(1)采用RGB真彩色模式的位图表示法、每个原色的灰度≥64级(26),光学分辨率≥ 350dpi,彩色深度:每像素24 bits并用RAW格式存储。
(2)采用专业ICC管控系统,对采集对象、采集设备、显示设备、打印输出设备进行统一的色温、色域等参量校准管理,采用标准色卡,保证采集到输出过程色彩的准确性和色域的广度,CIEDE2000色差平均值≤2.0;
(3)影像构图完整度达100%,确保纹理的有效像素;
(4)影像对比度适中,对比度不对细节表达产生影响,不出现色彩丢失,色相变化;
(5)确保画面布光均匀,无明显亮度差别,无畸变,并满足原始数据、印刷出版级、展览级、网络应用级要求;
(6)必须根据文物原件对采集数据进行修正(纠正歪斜的图像)、去痕(去除图像中由于原件问题留下的污点、霉斑、刮痕等缺陷);
(7)多幅影像拼接时,每一段的色调、对比度、明暗度必须保持基本一致,无畸变、无色差,拼接误差≤1像素。
4
影像规格
单幅影像≥6100万像素,拼接处理后的影像≥1.2亿像素,拼接处理后的影像文件≥300M。
5
影像信息登记要求
革命文物影像文件命名形式:收藏单位代码-总登记号-图片类型-图片顺序号;?
每批次采集工作做好信息登记:包括拍摄单位、拍摄地点、拍摄日期、拍摄人。
6
数据提交标准
文物的二维数据大小采用两套标准,分为数据储存和展示利用。
(1) 第一套标准:
经相机拍摄后直接导出、未经任何软件处理的原始图像数据:RAW、DGN等相机拍摄原始格式,文物单张数据大小在50MB以上,保存文物详实的二维数据,用于数据存储备份和文物的数字化保护、研究等。
经软件处理后的高清图像数据(展示利用级数据):经软件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以TIFF、JPG等格式保存,文物单张数据大小在10MB以上,用于展览展示、出版印刷等。
(2) 第二套标准:
压缩过的低像素图像数据(浏览级数据):经适当压缩的图像数据,以JPG、PNG等格式保存,压缩后影像质量为“高”,文物单张数据大小在1MB以内,用于在互联网上的展示,普通用户可以在浏览器、手机端观看文物的二维图像数据。

3. 32幅油画、国画、1200页档案文献高精度扫描
按照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数据采集标准,在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中挑选32幅油画、国画类文物进行高精度扫描,运用扫描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对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内1200页档案文献进行扫描和图像处理,获取档案文献影像,可用于保护、研究和展示等。通过后期数据处理,生成正射影像,可用于文物保护、研究、展示等,让红色资源得到永久保存。
建设内容包括对纪念馆内文物油画、国画32幅、档案文献1200页的高精扫描及处理。具体参数标准如下:
 
序号
技术类型
技术指标
1
分辨率(dpi)
≧600dpi
2
图像处理
每通道16bit
3
采集模式
平面扫描/数据库扫描/多景深扫描
4
扫描模式
扫描/超级扫描/直接超级扫描
5
深度图和光泽度图
TIFF(灰度16位或8位)
6
扫描光源
智能数字光源
7
光源类型
高显色LED灯不含IR/UV
8
文件格式
Tiff/JPGE/PDF/BMP/PNG
9
扫描平台尺寸
不低于100cm*130cm

4.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高精度三维建模
建设内容包括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高精度三维建模1300㎡进行精细化建筑本体测绘,并利用数据采集实现高精度三维建模和可视化展示及制作。具体参数标准如下:
4.1. 建筑本体测绘采集标准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倾斜摄影、全景摄影等数字化技术开展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建筑测绘建档,对旧址建筑进行三维数据的采集和测绘图绘制。测绘成果可应用于文物数字档案建立和管理、文物迁移与复建、核心价值要素复原修缮等工程。
4.1.1. 总体要求
4.1.1.1. 全面准确地反映旧址建筑的现状情况。测绘内容主要包括总平面、平面、立面、剖面、典型构件等。
4.1.1.2. 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测量原则。宜通过目测步量,把握测量对象的整体比例和各部分、构件的相互比例和对位关系。
4.1.1.3. 对旧址建筑方正、对称、平整情况进行测量并验证。
4.1.1.4. 确保测绘数据的真实性、准确表达建筑的比例、结构和做法。
4.1.1.5. 可用间接方法推算部分数据。
4.1.2. 测绘技术
4.1.2.1.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测绘要求。
4.1.2.2. 本次数字化三维扫描,为非接触扫描,在扫描过程中,不能对古建筑本
4.1.2.3. 体造成影响和损坏。
4.1.2.4. 扫描充分考虑数据的完整性,对古建筑外部进行全方位覆盖,对于局部扫描难以完成的部分可采用倾斜摄影技术和近景摄影技术进行补充。
4.1.2.5. 点云扫描单站精度优于 2mm,整体精度优于 20mm。
4.1.2.6. 局部价值要素部件进行精细化扫描,扫描精度优于 1mm。
4.1.2.7. 数据最终输出格式为*.LAS。
4.1.3. 归档要求
4.1.3.1. 测绘成果内容
测绘成果满足全面、准确、规范、实用的要求,服务于旧址建筑改造、重建、科学研究等环节。
主要成果包括总平面现状测绘图、平面现状测绘图、立面现状测绘图、剖面现状测绘图、室外倾斜摄影模型及点云、室内近景摄影模型及点云、室内外全景照片等内容。
4.1.3.2. 测绘图的电子文件要求
4.1.3.2.1. 项目概况描述(含本体介绍、价值描述情况等)
4.1.3.2.2. 每处建筑的所有测绘图保存为一个单独的电子文件。文件命名格式为“建筑编号_文物名称_绘图完成年月日”; 图纸按“目录、总平面、平面、立面、剖面和详图”的顺序编制,模型类按“目录、模型、点云、全景”进行分类。
4.1.3.2.3. 图纸的图名命名格式为“建筑编号_文物名称_图纸内容”。图纸编号满足下列编制要求:图纸目录编号为“测绘00-00”;平面从“测绘 01-01”依次编号;立面从“测绘 02-01”依次编号;剖面从“测绘 03-01”依次编号;详图从“测绘 04-01”依次编号;平面图按总平面、各层平面、屋顶平面和仰视平面的顺序依次排列。
4.1.3.2.4. 图签包含测绘单位、项目名称、项目负责、测量人员、绘图人员、校对、审核、审定、图名、日期、图号、版本号和相关文字说明。
4.1.3.2.5. 测绘图比例满足以下要求:
图纸分类
图纸类型
绘图比例要求
全面测绘
总平面图
1:200或1:250
平、立、剖面图
1:100或1:150
详图
1:1、1:5、1:10、1:15、1:20、1:25、1:30

4.2. 三维空间场景数据采集标准
序号
技术类型
技术指标
1
整体要求
能够自动生成数字3D空间,实时计算距离尺寸,数据支持3D场景的实景漫游效果
2
采集精度误差
≤1cm
3
标准色温
5400K
4
画质
≥16K
5
数据大小
迷你模型(100%场景真实模型)数据≦5MB,在保存场景的重要细节的同时压缩数据,数据用于在互联网上的展示。数据采用流式媒体的技术加载,保证体验流畅
6
数据存储
所有生成的场景数据均可上传至云端进行永久储存
7
数据加密
在保存场景的重要细节的同时压缩数据,数据用于在互联网上的展示。数据采用流式媒体的技术加载,不影响观看流畅程度。用于保护三维数据,对数据加密,普通用户只能在浏览器端观看,不能解析数据
8
三维实景漫游模型精细制作
除模型处理外,支持本地版、移动终端、网络终端无插件三维漫游浏览,方便传播
9
光线
平行光环境下的正交拍摄
10
数据格式
100%场景真实模型支持obj,FBX通用格式

4.3. 三维空间场景色彩与纹理采集标准
序号
技术类型
技术指标
1
纹理分辨率
≥5472x3648(单张图片),
≥16384x8192(拼合后全景图片)
2
纹理拼接
无明显接缝
3
拼合后的形态误差
≤0.1mm
4
纹理贴图尺寸误差
≤0.05mm
5
色彩还原
自然光照条件下物体表面色彩

4.4. 沉浸式数字展厅搭建标准
序号
技术类型
技术指标
1
专业级三维空间建模工具
构建馆内展厅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精度保证在原始数据精度下构建
2
数字展厅建设标准
1.展示效果:支持鼠控、触控、遥控器或键盘等多种方式随意漫游,可实现俯视图效果、还原100%场景真实模型效果、3DVR虚拟漫游效果等体验;
2.在三维实景漫游模型中添加热点,可编辑热点,实现点击即可在虚拟漫游中直接呈现陈展文物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图文、声画、视频、三维模型等);
3.可设置半自动化导览功能:通过点击标识性的缩略图,自动过渡到缩略图所在的位置进行浏览;
4.可设置全自动化导览功能:配合解说词和设定好的路径,对整个场景全自动地导览讲解;
5.支持下载三维空间场景二维码;
6.支持自定义背景音乐;
7.支持小地图预览、测量工具、VR模式等功能可视化
8.可编辑场景信息,包括场景分类、状态、访问密码等功能;
9.支持自定义地面LOGO;
10.支持3D模型、全景图片等上传/下载功能;
11.支持BOX视频功能:即可添加/修改灯箱广告视频效果。

5.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全景导览
5.1. 全景采集技术要求
序号
工作内容
技术指标
1
地面全景采集
1.水平一圈拍摄8个角度,顶部拍摄2个角度、地面拍摄2个角度,每个角度使用+2EV3张包围曝光拍摄,拍摄照片须使用NEF格式,照片分辨率≥7360*4912;
2.图像分类,用LR软件对照片进行预调色、输出TIF格式(保证照片色彩不受损失),单张照片≥3650万像素;
3.拼接后的图像分辨率≥20000*10000,单幅全景照片超过2亿像素,保证画面十分清晰,超出预期效果。

6. 秋收起义革命文物展示小动画
影片制作以数字化方式生动展示秋收起义革命文物,制作秋收起义革命文物配套动画,以达到红色文化传递为目的。制作方案应包括制作技术、影片脚本等详细制作过程说明。
用创意的表达手法和先进的表达元素,创作5部文物展示小动画,每部动画时长不低于180秒,充分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
6.1. 动画制作技术要求
依据秋收起义革命文物角色和场景设计创建物体模型,将扫描到的文物具体空间坐标信息和表面颜色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利用软件将每一个部件还原成为三维模型,再进行组装。然后再依据这些设定的模型,让这些物体在三维空间动起来,如移动、旋转、变形等。可添加摄像机在动画中模拟人的视角,调整角度和机会使人既可以近距离观看文物细节,又可以远距离欣赏文物整体。最后经由计算机内部进行打灯光、附材质等运算生成文物栩栩如生、灵动跳跃的画面。
在设定文物在三维空间中动效的同时,加入人声旁白,叙述该件/套文物的前世今生,科普文物背后的小故事。并在动画中放大展示文物细节,人声科普文物的年代、尺寸、材质等特征,简述文物的动画制作过程。具体参数要求如下:
1) 创作5部文物展示小动画;
2) 每部动画时长不低于180秒;
3) 动画分辨率不低于2K(1920*1080);
4) 动画帧速率不低于25FPS;
5) 音频压缩采用AAC(MPEG4 Part3)格式;
6) 根据动画脚本内容,合理设计原画节奏,绘制线条、色彩清晰,细节完整;
7) 动画场景丰富,远景、近景等齐全;
8) 动画背景音乐符合画面表现内容;
9) 动画播放时,画面、音频、字幕、标题等要达到精准同步,视频无卡帧现象;
10) 全片同步中文字幕;
11) 动画支持在PC、触摸屏等多种终端设备上运行;
12) 视频格式为*.mp4。
7. 红色党课视频数字化
以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红色历史文化为基础,创作5堂红色微党课视频,并完整体现课程定制化的策划、脚本,且策划工作沿至专家评审工作结束,并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完成修改。
7.1. 视频制作技术要求
1) 创作5堂红色微党课视频;
2) 每堂课视频时长不低于20分钟,以确保充分传达核心内容;
3) 使用适当的历史图片、影像资料,以及可能的动画重现历史场景;
4) 保持视觉风格统一,以增强观看体验;
5) 使用适当的音效和音乐,增强视频的情感表达;
6) 提供清晰、生动地配音,以便观众听到重要信息;
7) 制作课程视频统一片头,片头需包含课程名称、主讲人姓名等介绍信息;
8) 统一片尾,片尾内容包括版权单位等信息;
9) 保证全片图像同步性稳定,无缺帧、少帧、花帧等现象;
10) 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镜头衔接无明显色差;
11) 全片同步中文字幕;
12) 党课视频支持在PC、触摸屏等多种终端设备上运行;
13) 视频格式为*.mp4。
8. 数字资源管理系统
依据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日常业务内容,结合行业内外先进的文物管理信息化建设理念和成功经验,进行智慧化文物数字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注重功能全面性、实用性和便捷性,实现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文物管理业务流程的规范和优化。
功能设计包含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数字资源管理系统以文物管理业务流程为主线,满足馆内文物征集、编目、库房管理、文物保护、信息检索、统计等业务需求,以信息化为手段,全面提升文物科学管理水平,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以及具体业务流程的变化预留可扩展接口。
1、总体设计原则
本项目系统建设应适合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的实际情况,遵循以下原则:
(1)规范性: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遵循国家文物局的《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和《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规范》,尽量采用或执行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2)灵活性:采用模块化设计,集标准性和个性化于一体,用户可对界面、模块、权限、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进行自定义设置。模块套件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
(3)可扩展性:系统设计全部遵循标准化、模块化体系,为馆内文物进行更深入的信息数字化工作提供基础数据的相应接口;预留接口未来可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
(4)兼容性:应具有高效的文物数据采集方式,兼容不同类型数据库,可将已有数据资料直接导入系统,避免重复劳动;
(5)便利性:应采用人性化设计,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易用,能满足我馆对文物及相关业务资料的记录、累积、统计、查询、打印等需要;
(6)安全性:提供全面的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提供可靠的安全备份方案,杜绝数据丢失。关键软件系统应有一定的容错措施,保证系统的不间断运行,系统应具有软件故障在线恢复的能力;
(7)开放性:实现从开发层面到应用层面的全面开放,打破系统环境限制,为馆际或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互提供手段。
系统应以文物数字资源管理业务流程为主线,满足馆内红色革命文物征集、编目、库房管理、信息检索、统计等业务需求,以信息化为手段,全面提升文物资源科学管理水平,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以及具体业务流程的变化预留可扩展接口。
8.1. 系统非功能特性要求
统应采用B/S架构,使用JAVA语言开发,前端采用MVVM框架,配套的后端采用微服务框架;
系统应采用开放的架构、标准的协议及接口,在系统建成后,系统功能的增加和优化不会导致对系统结构的重大调整;
应支持Windows或Linux操作系统;
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扩展性、稳定性,具备良好的容错能力,能够保证7*24小时的连续运行,可靠性达到99.9%,平均年故障时间小于1天,对于系统中的相关操作自动保留日志;
200个并发用户操作性界面单一操作的系统响应时间小于3秒,复杂查询、统计、分析操作的系统响应时间小于6秒;
在稳定网络环境下,软件系统界面单一操作的系统响应时间小于3秒,系统登录小于3秒,切换画面小于2秒,数据查询小于3秒,数据统计小于6秒;
系统应支持年数据200万条记录数、20GB字节的数据增量;
系统应支持第三方系统通过服务接口访问共享数据;
系统应支持对服务接口的安全访问控制。
8.2. 主要功能模块要求
系统功能需根据采购人需求定制开发。
8.2.1. 业务中心
文物日常业务办理都在系统业务中心进行处理,用户可根据权限自动匹配业务中心发起、审批、查询相关业务流程。业务中心主要包含如下功能:发起流程、待办流程、已办流程、待发流程、已发流程、流程查询、消息提醒等功能。
业务流程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业务:文物入馆、文物入藏、文物登记、文物提用、出库入库、文物盘核、文物注销。同时,流程环节要求可配置。
8.2.2. 文物管理
文物管理模块可实现文物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具体功能包含但不限于:文物入馆、文物入藏、文物登记、文物提用、出库入库。详细要求如下:
8.2.2.1. 文物入馆
提供文物入馆移交的管理流程。具体功能包含但不限于:发起流程、查看凭证、退回重审、管理凭证附件、导出凭证、分配去向等。
8.2.2.2. 文物入藏
实现文物入藏过程信息化管理。具体功能包含但不限于:发起流程、查看凭证、退回重审、管理凭证附件、导出凭证、分配保管员等。
8.2.2.3. 文物登记
文物登记业务流程主要包括发起流程、领导审核等。具体功能包含但不限于:查看凭证、复制凭证、导出文物登记信息(文物档案、文物卡片、评审鉴定书等)、
导出一普数据、数据导入(一普数据、文物信息、方位信息等)和文物入柜等。
8.2.2.4. 文物提用
文物提用模块的具体功能包含但不限于:凭证修改、删除、查看、导出及管理凭证附件等。
8.2.2.5. 出库入库
提供完整的文物出入库流程操作。具体功能包含但不限于:添加出入库凭证、修改出入库凭证、删除出入库凭证、查看出入库凭证、文物出/入库、凭证导出、管理凭证附件等。
8.2.3. 文物检索
需要根据纪念馆日常工作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检索功能。要求提供包含但不限于全文检索、文物检索、文物出入库检索等功能。检索方式包含但不限于快速检索、关键字检索以及自定义检索、组合条件检索等高级检索。
8.2.4. 文物统计
文物统计可为纪念馆领导分析决策和指导全馆工作提供数据依据。要求提供包含但不限于文物分类统计、文物级别统计、文物库房统计、文物年代统计、文物质地统计、文物来源统计、数量变动统计、文物利用统计等多种自定义统计功能,统计结果以多样式的可视化形式展现,并支持统计结果的打印、导出、查询等。
8.2.5. 库房管理
库房管理模块具体功能包含但不限于:库管员管理、库房方位管理、人员出入库管理、人员出入库统计等。
8.2.6. 影像管理
影像管理模块的主要目标是对文物各类影像数据(普清、高清、反转片、Cruse扫描、卡片、视频、三维、其他)进行管理。具体功能包含但不限于:影像浏览、影像管理、影像对比、影像统计、影像日志等。
8.2.7.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模块主要针对整个系统的配置进行管理,以保障文物管理系统能够根据既定配置稳定运行。具体功能包含但不限于:用户管理、菜单管理、权限管理、流程配置、动态表单、通用字典、系统日志、参数配置等。
9. 数字化互动展示平台
新增3台立式55寸一体机硬件设备,并开发一套互动展示系统,用于馆内相关数字文物衍生成果展示互动,以提升参观者观展体验。
9.1. 硬件设备参数配置要求
序号
技术类型
技术指标
1
屏幕尺寸
55寸
2
屏幕比例
16:9
3
显示分辨率
1920(水平)×1080(垂直)
4
面板类型
LED
5
背光灯类型
ELED
6
屏幕视角
全视角179/179/179/179(L/R/U/D)
7
触控方式
红外触摸
8
触控点数
10点触摸
9
响应时间
≤5ms
10
屏幕表面
防撞、防刮伤特殊钢化玻璃设计
11
分辨率
≥1920x1080
12
CPU
I7 3代及以上
13
运行内存
≥8G     
14
存储内存
≥128G
15
系统版本
Windows 7及以上
16
网络通信
以太网、Wifi     
17
系统接口
DC*1  USB*4 HDMI*1 VGA*1  MIC*1  RJ45*1  音频*1
18
鼠标键盘
支持有线/无线鼠标键盘

9.2. 互动展示系统功能模块要求
9.2.1. 系统首页
首页以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特征为背景,主要包括了资讯展示、地图导览、虚拟漫游、馆藏精品、观众服务等快速入口。
9.2.2. 资讯展示
通过图文、视频等方式展现纪念馆的展览、活动、讲座等资讯信息。
9.2.2.1. 纪念馆新闻
用户可在一体机上浏览纪念馆资讯新闻及公告、通知、事件展示等内容。
9.2.2.2. 宣传视频
可在一体机上播放观看纪念馆宣传视频,展示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场馆风采、发展改革历史、专家讲座、社教课程视频等。
9.2.2.3. 本馆图片
本馆图片:可展示本馆风景、展厅照片、社教活动照片、临展照片等图片资源。
9.2.3. 地图导览
以图文形式展现对馆内各展厅的介绍、展示内容、点赞等信息,为观众更好的查看线路、查看服务设施、展品位置查找等功能。
通过图文形式展现单件文物的信息、位置、点赞数量。
9.2.4. 虚拟漫游
一体机端口可嵌入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展厅三维实景导览系统。虚拟漫游采用数字全景技术模拟并再现展馆的场景布局,是展馆展示与先进的计算机虚拟技术的结合。系统将展示360度实景游览场景,用户在线下一体机上可以使用导览系统浏览纪念馆展厅整体结构、布局分布等。
9.2.5. 馆藏精品
观众可通过浏览与文物相关的研究文献、音视频、3D资源等,对文物进行深入了解。文物搜索功能,可以直接对文物进行展厅位置定位。支持文物点赞功能。
9.2.6. 观众服务
9.2.6.1. 调查问卷
观众可在一体机上填写问卷调查,为展馆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9.2.6.2. 我要留言
作为公众向机构表达意见的窗口,观众可通过一体机触摸屏在线留言,表达对机构、展览、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意见或建议。
在线留言是对纸质留言簿的提升,机构管理员可通过后台收集观众反馈信息,倾听观众心声,作为提升服务水平的依据。
9.2.6.3. 查询服务
以图文形式展现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周边美食、酒店、电影院、公交、银行等服务查询及服务设施。
10. 沉浸式数字展厅高精度三维建模
建设内容包括秋收起义项目基本陈列数据采集以及对纪念馆内3000㎡陈列展厅进行精细化数据采集实现高精度三维建模和可视化展示及制作。具体参数标准如下:
10.1. 三维空间场景数据采集标准
序号
技术类型
技术指标
1
整体要求
能够自动生成数字3D空间,实时计算距离尺寸,数据支持3D场景的实景漫游效果
2
采集精度误差
≤1cm
3
标准色温
5400K
4
画质
≥12K
5
数据大小
迷你模型(100%场景真实模型)数据≦5MB,在保存场景的重要细节的同时压缩数据,数据用于在互联网上的展示。数据采用流式媒体的技术加载,保证体验流畅
6
数据存储
所有生成的场景数据均可上传至云端进行永久储存
7
数据加密
在保存场景的重要细节的同时压缩数据,数据用于在互联网上的展示。数据采用流式媒体的技术加载,不影响观看流畅程度。用于保护三维数据,对数据加密,普通用户只能在浏览器端观看,不能解析数据
8
三维实景漫游模型精细制作
除模型处理外,支持本地版、移动终端、网络终端无插件三维漫游浏览,方便传播
9
光线
平行光环境下的正交拍摄
10
数据格式
100%场景真实模型支持obj,FBX通用格式

10.2. 三维空间场景色彩与纹理采集标准
序号
技术类型
技术指标
1
纹理分辨率
≥5472x3648(单张图片),
≥16384x8192(拼合后全景图片)
2
纹理拼接
无明显接缝
3
拼合后的形态误差
≤0.1mm
4
纹理贴图尺寸误差
≤0.05mm
5
色彩还原
自然光照条件下物体表面色彩

10.3. 沉浸式数字展厅导览系统
10.3.1. 数字化导览功能
①全自动导览(根据设定路线自动播放):配合解说词和设定好的路径,对整个展厅全自动的导览讲解;
②地图导览:地图导览可根据游客的线上游览位置进行定位示意,可实时查看当前位置信息;点击地图标识点、展厅场景缩略图及专题区域图均可直通观测点;
③场景导览:通过点击展厅场景缩率图,可直接自动过渡到缩率图所在的位置进行半自动浏览,场景过渡时动态过渡,自动漫游到下一个场景,动静结合,此处可嵌入语音讲解介绍;
④语音导览:为自动导览路径添加语音导览讲解内容。场景全自动、半自动漫游模式下,方可添加全程或分段语音讲解,使整个三维场景展示方式更为丰富,沉浸感更强,用户体验更好。
10.3.2. 基本交互功能
包含全景漫游、点赞、分享、记录浏览量、热点交互等功能。
10.3.3. 场景展示功能
①迷你展厅模型
等比例缩小线上大场景数字化展厅,看到现实中游览实体展厅看不到的结构视图,真实还原展馆原三维结构图,可拖拽等比模型360度随意观看。还可以清晰的观看到展厅内部各展区模块的分布效果,也可通过点击等比缩小的迷你展厅模型中任意参观点,直通进入想去的位置
②俯瞰平面图
俯瞰平面图要求可看到展厅大致规划形状及面积。可以通过触控或者键盘鼠标控制整个场景的位置、旋转、角度等。
③三种视角可流畅切换。
10.3.4. 场景终端展示方式
①PC端展示:可在所有主流浏览器(如IE浏览器、GoogleChrome浏览器、Firefox浏览器、UC浏览器等)实现了实时在线展示及渲染功能(包括光线、阴影等的实时效果渲染)。不需要下载任何插件和安装任何文件,即可实现流畅观看效果;
②移动设备浏览:数据能够自动识别通过网络接入的端口是PC端或Pad、智能手机移动端,当识别到移动端时,能够自适应切换分辨率,能够最大限度地查看到清晰的数据图像,又能够顺畅浏览。
③可实现三种展示方式,大场景的俯视结构展示、三维立体结构展示及内部细节展示,称之为正视仿真、三维仿真、立体仿真,如下图所示。三种展示方式之间可以灵活顺畅的过度。在俯视结构和三维立体结构的展示中,可以点击任意一个兴趣点进入场景看内部细节展示,并且可以在场景中自由的漫游。使得用户可以飞入场景了解细节、飞出场景了解整体结构。
④三种浏览器端(网站网页端、手机网站端、手机微信端)不需要下载任何插件,直接观看。
⑤数据采用专门的压缩算法,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在浏览器端顺畅的加载展示数据。采用数据压缩算法,在2M的数据大小范围内准确的表达出三维数据的颜色、结构和材质信息。
合理的数据大小为移动端网络传输奠定了技术基础。
⑥对建筑物材质和光影效果的重建,使得建筑物三维数据和三维展示更逼真生动。浏览器端无需任何插件,即可在浏览器上自动渲染光影效果,并与现实环境中已知的环境光线相结合,打造更加真实、自然的三维展示效果。
⑦同时该平台还可以设置自动导览功能及添加音乐、文字介绍、语音介绍。云平台服务,适应于海量数据。
⑧所有的三维数据获取及浏览通过云端实现,为未来的海量数据提供了技术基础。
六、验收标准:
简易验收程序
成交方需在项目完成后配合采购人对相关成果进行验收。
七、其他要求:
六、售后服务
1. 质保期
质保期:本项目硬件设施质保期要求一年,质保期从项目验收合格之日起计。
2. 售后技术服务要求
1) 本项目服务期3年,成交方需提供3年免费售后服务。有成熟完善的“7×24小时”的专业不间断的电话技术支持服务体系。服务期内,在线服务不限次、不限时,出现问题及时处理,保障24小时内全部予以妥善解决。
2) 免费提供与产品有关的现场安装调试、技术服务、培训等其他相关服务。
3) 服务期内提供电话支持、QQ在线支持、电子邮件支持、远程维护支持等多种免费技术支持服务。
4) 所有服务方式均为成交供应商上门保修,即由成交供应商派人到采购人使用现场进行维修,由此产生的一切费用包含在本次投标报价中。
3. 文物安全
供应商需承诺具备文物三维模型采集、制作所需的专业设备、技术与专业技术人员,文物数据采集采用无接触方式进行,运用高精度三维扫描仪,采集文物三维数据,保证文物安全。
1) 加强教育、增强工作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增强全体职工保护文物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 开工前主动与馆方文物保护部门进行沟通,进行实施过程中对文物、场地等情况的沟通,对文物状况做到充分了解,对项目进度具有针对性地安排,避免项目延误并提前做好工作安排。
3) 不准随意走动,严苛执行安全规范。
4) 凡属施工区域周围要加以安全围护。
5) 如馆方工作人员不在场,供应商应在操作过程中避免与文物产生接触。
4. 数据安全
供应商需承诺项目执行严格遵守信息安全管理条例,保证数据信息安全。
1) 工作前,必须对员工进行数据安全教育,未经数据安全教育的不得上岗。
2) 设立安全员,安全员必须每周对项目的安全预防措施进行检查,提醒项目负责人安全措施的重要性,真正从思想上对安全生产引起高度重视,做到安全防护,文明第一。
 
对于上述项目要求,供应商应在响应文件中进行回应,作出承诺及说明。
采购需求仅供参考,相关内容以采购文件为准。
最新招投标信息
招投标攻略
热门标签
剑鱼标讯APP下载
APP下载地址二维码
扫码下载剑鱼标讯APP